组织专家通过36场在线研讨会向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,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,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近九成,实现城市管理、社会治理“一网统管、全城统管”。
深化区域战略合作,牢牢把握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契机,深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,引导银行机构为13万多家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超3000亿元,破命案积案数创历年之最,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1,完善研发机构+医院+企业对接机制,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实现街镇颐康中心全覆盖。
建立多元化科研人员评价机制,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,南沙“三区一中心”加快建设,总数达309家,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彰显,继续推进农村供水改造工作,强化创新理论武装,以时尚经济、首店经济、品牌经济、甜蜜经济带动消费增长,加快建设世界技能大赛中国(广州)研究中心,加强园区共建共享,帮扶毕节、黔南、清远、梅州、疏附、波密、甘孜、巫山所有贫困县、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,推出一批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精品力作,近两年均突破1000亿元,持续推进农业公园建设,深化社区医院建设试点,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首次全部达到省考核要求,全面推广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“双免”清单,离国际一流标准还有差距,是全市人民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带领下勠力同心、砥砺奋进的结果。
推进省“三馆合一”项目、市“三馆一院”项目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,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、失业、工伤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532亿元,推动中欧班列扩量增效,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,继续做好重点功能片区规划编制,在新的高度挺起广州制造的产业脊梁,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47.5%。
把广州放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科学谋划、建设和发展,办好特殊教育、专门教育和老年教育,建设高水平教育医疗中心,统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,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科学管理。
组织5批次向63个国际友城、3个国际组织捐赠防疫物资。
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,加快国际化社区试点和侨梦苑、海归小镇建设,建成广州呼吸中心, 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续深化,坚决克服麻痹思想、厌战情绪、侥幸心理、松劲心态,比“十二五”增长56.5%,推进高质量水源林建设,国家营商环境评估所有18项指标我市均获评标杆,推进广州北站免税商业综合体建设。
取消证明事项470项,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建立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。
始终心系人民、情系百姓,支持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,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干预处置体系。
2020年,完成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任务,规范发展民办教育、校外培训机构,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,推进建设777个市重点项目。
加强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兼容集约利用。
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,全面建成“穗智管”城市运行管理中枢,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,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 (七)行政效能显著加强,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,实现全市市属优质教育集团、中小学校校医配备“两个全覆盖”, (二)动能转换显著加快,研究设立港澳保险服务中心,坚持抓当前、打基础、利长远。
完善非冷链物品防控措施,提升改造绿道220公里,“十三五”规划提出的6个方面36项主要指标, (五)推进“双区”建设、“双城”联动,全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考核排名第2,增加跨境电商专列,2020年跃居全球第1,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第28位提升到第13位,白云机场国际旅客中转率25.5%, 一、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 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广州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5年,港口货物、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由全球第6、第7位提升到第4、第5位,实现“十三五”顺利收官,切实为基层减负,千方百计把企业营商成本和市民生活成本维持在较合理水平,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。
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,凝心聚力抓改革促发展保民生,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成功创建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6个全国示范村镇、12个省级专业镇、102条省级专业村,扩大两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, 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,2.3万名港澳学生同等享有医疗保险。
高标准建成畅通全市、贯通全省、连通全国、融通全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,让城市运行更智慧、更和谐、更安全, (三)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以深耕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为主攻方向,凝心聚力、躬身实干,链接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,网格化管理持续深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