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,没有比你更宽广的河山。——写给《失孤》原型郭刚堂和所有苦苦寻找孩子的父母。
中国经营报《等深线》记者 封莉 北京报道
这是父子、母子24年来的第一次相见,也是郭新振(又名郭振)自幼被拐后第一次见到亲生父母,踏上家乡的土地。
高出母亲一头的儿子,和父母第一次拥抱,母亲嚎哭着唤他“宝贝啊,我的宝贝啊”,51岁头发已花白的父亲,扑在儿子肩头哭得抬不起头,这样的脆弱不是郭刚堂想要的,他用手捂住脸,任泪水往下流。
儿子拥抱、轻拍安抚父母,唤了郭刚堂24年来第一声“爸”。这一刻,所有的辛苦和煎熬,所有的奔波和寻找,都有了价值。“真的,老天对我们不薄。”郭刚堂以手抹泪说。
他想给儿子一个坚强父亲的形象,不想让儿子看到父亲的不堪一击和脆弱。“但骨肉团聚的那一刻,是收不住的。”
24年寻子的梦里,这样的认亲场景,郭刚堂反复渴望过。父亲节那天,从警方获知郭振被找到的消息后,郭刚堂也设想了很多次,他觉得他见了孩子,一定要“搂得住”,但是见到孩子就不行了,两口子都哭得稀里哗啦的。
1997年9月21日,山东聊城的郭刚堂夫妇年方2岁半的儿子郭振被人贩子拐走,自此下落不明。郭刚堂由此踏上24年的寻子之路,行程逾50万公里,报废10辆摩托车。电影《失孤》便是以郭刚堂为原型创作。
24年来,一代又一代刑侦民警坚持查找,从未放弃,终于在2021年6月找到了郭振,并抓获当年作案的两名人贩子。
“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,也完成了多年的心愿。”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童碧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。
根据郭刚堂提供的信息,公安机关先后找回被拐儿童100多名。童碧山提到这一点时,用的词是感动。24年来,郭刚堂不光找自己的孩子,也给别人找孩子。在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努力下,先后帮助过1000多个家庭找到了自己的亲人。
幸福中也有些“遗憾”,郭振生活的河南省林州市与山东省聊城市相隔仅200公里,郭刚堂曾骑着摩托车到过此地寻子,可惜父子俩无缘相见。
《失孤》片方华谊兄弟在官方微博发布团圆版海报祝福:这是电影最好的结局。
失孤
“这24年,可能是人这一辈子最好的一段。我一直在问自己,为什么丢孩子的是我?”
小郭振被拐前,郭刚堂曾有一个温暖、有奔头的家。上世纪90年代,郭刚堂在村里算能人,他和当地女孩张文革结婚以后,靠着开拖拉机卖白石灰,一天能挣一两百块钱。短短三年,他就有了5万多元存款,两辆拖拉机,还承包了12亩地。2015年他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:“我们那儿有些人结婚十几年也不如我三四年干的时间,那时候别人都挺羡慕我的。”
后来,骨肉分离,生活支离破碎。寻子最艰难的时候,从嵊州到郑州,郭刚堂兜里只有一毛五分钱,问一家烩面馆老板能不能给他一碗面。“我问能不能时,一辈子不能原谅我自己,因为我曾经在村上还算可以。”他也曾体面、自尊,他觉得没脸。
1995年4月,儿子郭振出生,一天天长大,那是一段后来只在梦里出现的美好时光,每当听到拖拉机的声音,小郭振就会跑出家门迎接父亲,伸着小胳膊让爸爸抱,举高高。郭刚堂后来每每向人回忆起这个细节就老泪纵横。
1997年9月21日傍晚,厄运的来临没有任何预兆。郭刚堂卖完白石灰回家,看到家门口围了100多号人,一位堂叔拉着他的手说小六(郭振小名)被人贩子偷走了。
郭刚堂当即给大家跪下了,央求着:“帮帮我,把孩子找回来!”四五百位乡亲一直找到了第二年春节前夕。郭刚堂向帮忙的人支付每人每天20块生活费,但是一无所获。孩子没了,钱也没了,夫妇俩人欠了二三十万元债务。郭刚堂开始独自骑着摩托车上路,天涯寻子。
公安部2021年7月13日新闻发布会通报,1997年9月,呼某吉(56岁,河南人)和唐某(45岁,山东人)在山东恋爱旅游期间,为图财预谋拐卖一男孩。9月21日,两人窜至聊城,呼某吉在汽车站附近等候,唐某外出寻找作案目标,将在家门口独自玩耍的郭新振抱走。随后呼某吉、唐某两人带着郭新振乘长途车返回河南,呼某吉将郭新振贩卖。
郭新振,是呼某吉目前供述其最早拐卖的孩子。呼某吉曾因另一起拐卖儿童案服过刑,当时他隐瞒了其犯下的拐卖郭新振等另两起拐卖儿童案。
孩子刚丢的时候,家里人不让郭刚堂和妻子见面,再见到的时候,正好有人来问孩子的事情,郭刚堂看到妻子给人跪下,抓着人家的衣裳角,央求帮找孩子。也就一两天的时间,郭刚堂看到张文革已经脱相了。
山东聊城公安机关成立了专案组,侦查调查、走访摸排,然而奇迹没有出现,小郭振音信杳无。
郭刚堂担心妻子在家里受不了,就骑着摩托车,带着张文革,到周边县市乡镇一边卖热水袋,一边打听孩子消息,只要在路上看到两三岁的孩子,两口子就怎么看怎么像小六。两个月间,郭刚堂这个27岁的小伙子头发变得花白。
寻孤
“不管他在哪儿,我都希望他知道他爸爸在找他。”
郭刚堂也没想到,他寻找孩子的路,有24年那么长。他从27岁找到51岁,找到时郭振已经26岁了。
郭刚堂很清楚,命运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找到孩子,一种可能是永远找不到孩子。但假设他要是不找,那这一辈子,都和孩子见不了面。后来在鲁豫的《豫见后来》节目中,郭刚堂说:“我从家里出去的那一天,我就把命运的命字写到我的手心里。”
丢孩子的那一晚上,父老乡亲这个三百那个五百,给郭刚堂凑了4.9万元。他一笔一笔记在本子上,不管多苦多难,后来都还掉了。在路上遇到的好心人,帮过他的人,哪怕只是一个鸡蛋一顿饭,他也一件一件地记录下来。郭刚堂的记事本成了后来打动电影《失孤》导演彭三源的一个重要的点。